Skip links

Cognitive wellness

提升自尊的自我关怀练习

我们常常是自己最严厉的批评者,对自己设置的标准是绝不会加诸他人的。如果您经常因为看似的缺陷或错误而责备自己,那么是时候探索一种新的方法:自我慈悲。把它看作是学习成为自己更友善、更理解的朋友。这不仅仅是提升自尊的问题,而是建立一种更深刻、持久的自我尊重,不依赖外部的肯定。 研究表明,自我慈悲对心理健康和整体福祉有强大的影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显示,实践自我慈悲的人具有更高的复原力、较低的压力甚至更强的动力。自我慈悲不仅仅是让我们感觉“足够好”,而是教会我们真实地接纳自己——包括所有的缺陷。 让我们深入探讨自我慈悲的真正含义、重要性,以及一些简单且能改变生活的实践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成为自己的最大支持者。 自我慈悲的真正涵义(以及为何它不同于自尊) 自我慈悲是指以对待朋友的同样关怀的方式回应自己。这并不意味着忽视错误或放松目标,而是选择一种更友善、更建设性的反应。自我慈悲有三个主要元素: 自我善待:即使事情出错也要用温暖和耐心对待自己。 正念: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让它们失控。 共同人性:记住每个人都会挣扎并犯错;你并不孤单。 相反,自尊常常与我们与他人比较的标准相关联。我们在成功或根据某些标准“表现良好”时感到良好。但问题在于:当事情出错时,自尊可能会迅速下降。另一方面,自我慈悲则提供了一种稳定且有韧性的自我价值感,不依赖外部因素。 为何自我慈悲是持久自尊的关键 自我慈悲是一种不同、更可持续的感受自我良好的路径。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即使在困难时期也可以建立和依赖。研究表明,实践自我慈悲的人: 从挫折中更快恢复,且具有更高的韧性。 体验较低水平的焦虑和抑郁,因为他们避免了自责循环。 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对他人更开放、更不防卫。 有趣的事实:一项发表在《自我与身份》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高自我慈悲的人报告的生活满意度和情绪稳定性较专注于提升自尊的人更高。与其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他们接纳自己的身份——因此更加幸福。 提升自尊的实际自我慈悲练习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将自我慈悲付诸实践。这些强大而易于获取的技巧,能让你从严厉的自我批评转变为真正的自我接受。 1. 重写你的内心对话 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对朋友说:“哇,你真的搞砸了。你真无能。”但对自己,我们却不留情。学习重新框定这种内心对话是培养自我慈悲最简单的方法之一。